您当前所在位置: 淮安周恩来故里旅游景区 景区文化 山阳医派文化
大医吴鞠通与山阳医派
时间:2020-07-21  来源:淮安周恩来故里旅游景区网站 作者:  浏览次数:

吴鞠通(1758—1836),名瑭,字配珩,号鞠通,是诞生于清代淮安府山阳县古镇河下的一位温病学大家。

躬亲实践,探究温病成名家

河下古镇街道.jpg

青年时代的吴鞠通热心于举子业,所以走上医学之路,缘于父亲吴守让在一场水患后病温,经治年余,不幸逝世。年已十九岁的吴鞠通在居丧守孝期间,“以为父病不知医,何颜立天地间”,而购买医书阅读,为医圣张仲景“外逐荣势,内忘身命”之论所感动,慨然放弃举子业,自学医学。学医四年,又目睹侄女病温,因治不得法,“至发黄而死”。后来,吴鞠通到四库馆内担任检校,读到明末医家吴有性著的《温疫论》,觉得其中许多内容是前人没有阐发过的,因而专心地学习,同时又广泛地阅读晋唐以来许多医家的著作。在四库馆的十年内,对《伤寒论》、《温疫论》、《温热论治》等书精读细析,“进与病谋,退与心谋”,终于掌握了温病的治疗大法。乾隆五十八年(1793),北京城内瘟疫流行,时医以张景岳法治者多死,以吴又可法治者也无效。吴鞠通经朋友劝说,开始收治大抵已成坏病的患者,有幸挽救了数十人的生命。在取得治疗温病的实践经验后,开始想将采撷的历代名医著作中的精华,附上自己的各种见解及治疗经验编写成一本专治温病的书,让更多的医家仿效。为实现这一愿望,经同乡益友,时任清廷侍读学士、祭酒的汪廷珍鼓励,一边业医,一边写书,花了近六年时间完成《温病条辨》(下称《条辨》)初稿。

《条辨》模仿张仲景《伤寒论》列条文的形式,加上自注说明。卷首引《内经》十九条,卷一至卷三将温病分为风温、温热、温疫、温毒、暑温、湿温、秋燥、冬温、温疟九种,共列三百九十八法,拟选一百九十八方,按上、中、下三焦进行辩证施治,做到纲举目张,使人一目了然;后附杂说、解产难、解儿难三卷。在凡例中告诉医家治温病“当于是书中之辨似处究心焉”,治伤寒“自以仲景为祖,参考诸家注述可也”。是书对中医外感疾病中伤寒与温病的辨析十分清楚,可宗可法。正如朱彬说:“俾二千年之尘雾,豁然一开。昔人谓仲景为轩岐之功臣,鞠通亦仲景之功臣也。”《条辨》经汪廷珍、朱彬等人点评、写序后于嘉庆十八年(1813)出版。截止1963年,一百五十年间,各地出了近70个版本,还流传国外。

《条辨》问世后,受到王士雄、叶子雨、郑雪堂、曹炳章等六位学者增补、评注,中医专家路志正说“为历代医籍中罕见”。学者认为这是一本集大成的温病学专著,是温病学派发展成熟的标志,“为治温病必看之书”。吴鞠通因此被列为清代温病四大家之一,《清史稿》为其立传。上世纪六十年代,石家庄乙脑流行,医家按温病暑热病用白虎汤治疗,取得90%以上的治愈率,次年北京乙脑流行,按暑温病因治疗又取得相同效果,曾轰动一时。现今,国内出版界已将《条辨》列入古代四大医学经典书之一推出。吴鞠通晚年还编著了《医医病书》、《吴鞠通医案》二书,亦是临证医学有益的参考书。

尊奉《条辨》,山阳医派迅发展

山阳医派源远流长,不仅淮安的文人学士多精医,在淮任职的官员有的就出生于医学世家,随着漕运兴起,盐商的麇集,诸多商家子弟游弋于仕、商、医。尽管名医辈出,对淮安府山阳县这个多水患、多疫病流行地区,温病多而伤寒少的发病趋势,鲜有人在医疗上有突破。吴鞠通曾身立其境,知时医对温病的治法是“茫乎未之闻”。《条辨》传到山阳后,河下医家刘振元将《条辨》与《内经》、《景岳大全》、《御纂医宗金鉴》、叶薛缪三家医案等作为教材,先后教授了刘相弼、程珏、刘金方、何金扬、刘仲英等医徒。其孙刘金方成为一代名医。求治病者,络绎不绝,不仅有当地的民众、漕运官员,还有来自宝应、扬州、镇江、金陵以及海州等地人士,医名居“淮扬九仙”之列。刘金方教授了刘承先、李春台、戴仲山、丁月楼、范莘儒、刘少方、高映清、叶石仙等医徒。这些医徒业医后又传子授徒,形成了众多的医生群体,布散各地。咸丰十年(1859)刘金方编辑《临症经应录》医案,成为业医者临症参考书;嗣后刘氏医徒李厚坤将《条辨》编辑成《温病赋与温病方歌》供业医者学习,此编流传甚广,“然江淮涟泗,北迄冀鲁,南洎镇扬,医界传抄,……脍炙人口。”高映清擅长治温病,他的《鲁石山房医案》记述的“疫痞”,是淮安地区黑热病发生的较早记载。咸丰十一年(1860),安东(今涟水)举人石寿棠著述《医原》、咸丰十八年(1867)著述《温病合编》,在研讨《条辨》的基础上作出了新的贡献。清末,在京的淮安籍医生杨浩如、张菊人等,活跃在京城医界,他们组织医生到廊坊地区防治疫病,杨浩如名列京城“四大名医”。光绪二十八年(1902)京畿霍乱流行,在太医院任职的山阳籍医士韩达哉(字达卿,号永章)拟“霍乱灵验方”救治病者。又编辑出版《医学摘瑜》赠亲朋好友。民国年间,与河下曾有一河相隔的河北大街张氏医家崛起,张治平(或称子平)用三仁汤治疗山阳知县蒋某湿温病而名声大振,后与兴化赵海仙、阜宁余奉仙齐名,世称晚清“苏北三大名医”;其弟张治安、其子张锡周亦继承医业、医徒众多,张锡周、张可生父子名扬苏皖。

河下汪氏医家中,汪筱川(1868—1947)自民初从西坝盐务公药局回到河下,倡办“山阳中医学校”培训中医人才,成立“山阳中医研究会”,创办《康健新声》月刊,团结医界人士,鼓励青年学子为发扬国粹而努力。还面对当时多种传染病的流行,先后参与创办了“公济施药局”、“中国红十字会时疫医院”“河下防疫施药局”等公益慈善组织,聘用医生为贫病者治病。从民国初年起,因淮城有一医生坚持用伤寒方治温病,发表贬低吴鞠通温病学术的言论,群众将其称为“伤寒派”,但患温病者并不信其言,仍去河下请医生医治,时间长了,人们称河下医家为“温病派”,“河下中医”也因此扬名。山阳医派的兴起,也引起了文人的重视,清末民初,文士顾竹侯这样评述:“吾乡襟淮带海,代产名医。自吴鞠通先生著《温病条辨》一书,发明伤寒、温病之异,与夫三焦受病治法之不同,嗣是医家始不囿于仲景之论,所以生枯起朽得不知其几千万人也。吴书既风行一时,淮医亦遂有声于世,乡后学赞成余绪,精亦求精,卢扁医家不可偻指,……”

吴鞠通的温病学说推动了山阳医派的发展,《吴鞠通与山阳中医学派》一书分析了清末以来山阳医派发展的事实,吴鞠通作为山阳医派的宗师,刘金方作为继承人、“掌门人”,与众多锋起的医家,形成了“山阳医派派”,为继承和发扬淮安古代医家对中医学作出杰出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