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所在位置: 淮安周恩来故里旅游景区 景区动态
研学感悟!本期“行走的思政课”收获与思考
时间:2024-11-13  来源:淮安周恩来故里旅游景区网站 作者:  浏览次数:

为了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思政课建设重要指示精神,充分发挥全国首批“大思政课”实践教学基地作用,周恩来纪念地管理局携手中国人民大学以“传承红色精神,勇担强国使命”为主题,举办的“行走的思政课——追寻周恩来的红色足迹”研学班已圆满结业。

为期9天的研学旅程,同学们的脚步遍布淮安、南京、上海、绍兴、北京五座城市,联动南京梅园新村纪念馆、中共一大纪念馆等10个红色场馆,中国人民大学、复旦大学、上海交通大学南京理工大学等15所学校近万名学生参加,行程2000多公里同学们不仅得到了一次心灵上的洗礼,更是得到了一次思想上的升华。

就让我们一起来看看,他们在研学活动中的心得感悟吧。

1_副本.jpg

付天睿中国人民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青年教师,担任本期行走的思政课——追寻周恩来的红色足迹研学班班主任。


在充满收获、洋溢希望的金秋时节,我们迎来了“行走的思政课——追寻周恩来的红色足迹”研学班结业仪式,共同回顾、梳理这段难忘旅程的收获和感悟作为研学班班主任,首先感谢周恩来纪念地管理局和中国人民大学对本次研学活动的精心筹划和细致安排,向为本次研学活动付出辛勤努力的各单位领导、老师同学们致以崇高的敬意和谢意。

在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5周年之际,我们于2024年9月19日在淮安周恩来纪念地管理局隆重举行了开班仪式。而后研学班一行从淮安出发,沿着周恩来总理的成长和奋斗足迹,一路寻访南京、上海、绍兴、北京,先后参观了周恩来故居、周恩来纪念馆、梅园新村纪念馆、雨花台烈士纪念馆、渡江胜利纪念馆、中共一大会址、中共代表团驻沪办事处纪念馆、周恩来避难地、周恩来祖居、中国人民抗日战争纪念馆,既体验了周恩来总理的童年生活,领略了总理的优良家风;又重温了总理少年立志、投身革命的壮志豪情;更追忆了周总理参与建党时的峥嵘岁月,国共和谈时的紧张情形,领导经济社会建设时的辛勤劳碌,以及与邓颖超同志坚贞的革命爱情。与此同时,研学班还先后调研了河下古镇、博里镇、安桥头村,切身领略了新时代的乡村风貌和民俗文化;参观了人民日报社、上海机辆段、上海证券博物馆、苏北灌溉总渠、中国黄酒博物馆,从多个角度了解了共产党人在各行各业赓续传统、敢于创新的奋斗历程;还与复旦大学、上海交通大学、南京理工大学、淮阴师范学院、淮阴工学院、淮阴中学、周恩来红军小学等院校师生座谈交流,共话伟人精神、共担时代重任。

可以说,本次研学班的行程规划既有“大格局”,以“周恩来的红色足迹”为中心串联起了从救亡图存的革命岁月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当代实践之间的广阔图景;又有“微视野”,通过参观学习、实地调研和亲身讲解,学员得以进入生动的历史细节和现实情境,产生了更加具体、直观的感悟。多维度、全方位的研学体验既使学员们追忆、领略了周恩来总理“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做人民的总服务员”之追求不断成为现实、开枝散叶的壮阔人生;又体会着周总理的心路历程所体现的中国共产党人革命与建设筚路蓝缕、艰苦奋斗历程的多维历史图景;更在街头村舍、民俗非遗中体悟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实践,感受着历史与现实之间的辉映和交响。

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教育大会上指出,要“教育引导青少年学生坚定马克思主义信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信念、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信心,立报国强国大志向、做挺膺担当奋斗者。注重运用新时代伟大变革成功案例,充分发挥红色资源育人功能,不断拓展实践育人和网络育人的空间和阵地。”研学班成员立足自身的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思想政治教育等学科基础,在研学过程中对以周恩来总理的红色足迹为生动体现和典型代表的红色资源进行了有针对性的系统学习,对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的具体发展过程、党的百年奋斗征程和党的创新理论的探索历程有了更加立体、深入和直观的认识和思考,对以周恩来同志为代表的共产党人的初心使命与理想信念有了更加深刻的理解和认同。在这种具象化的体验中,学员更加深入地意识到自身肩负的责任和使命,意识到继承和发扬周恩来总理的革命精神、坚定理想信念、勇于奉献担当,积极投身中国式现代化具体实践的重要意义。可以说,本次充实、丰富的研学实践较好地发挥了红色资源的育人功能,落实了开门办思政课、将学校小课堂与社会大课堂相结合的大思政课建设方向,为实践育人体系构建积累了宝贵经验,同时也彰显中国人民大学学子学思践悟、知行合一的优良学风。

作为一名刚刚进入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队伍的新人,此行不仅使我更加直观、深入地了解了周总理的奋斗精神和光辉历史,更对思政课的内容与体系有了更加深刻的理解。周恩来崇高精神的丰富内涵对思政课教学内容有着鲜明且深刻的关联与启示,例如,面对复杂多变的革命形势,周恩来同志采取的实事求是、灵活机变的斗争策略就是唯物辩证法的鲜明体现;而始终服务人民、甘于奉献的工作作风体现着对“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的唯物史观基本原理的理解与践行。这正是中国共产党人不断将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的例证。在充实课程内容的基础上,在今后的工作实践中我还将在红色资源的课堂转化,特别是周恩来崇高品质的研究、阐释和传播,以及思政小课堂与社会大课堂结合的具体路径等方面持续探索、久久为功,努力提升作为一名思政课教师的内在素养,为培养堪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作出自己的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