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所在位置: 淮安周恩来故里旅游景区 景区动态
第五期“追寻周恩来的红色足迹”研学班走进南京理工大学:在国防教育中感悟周恩来崇高品质的时代价值
时间:2025-06-10  来源:淮安周恩来故里旅游景区网站 作者:  浏览次数:

历史的车轮滚滚向前,不变的是一脉相承的红色基因。南京理工大学兵器博物馆始建于二十世纪末,以“典藏、传承、励学、致用”为馆训,2009年被中国科协命名为“国家级科普教育基地”。馆内众多藏品不仅蕴含着一代代军工人无声的奉献,更映射着周恩来总理对新中国国防工业发展的深切关怀。

图片1_副本.png

6月2日上午,来自南京理工大学、南京大学、东南大学等高校的师生代表齐聚南京理工大学兵器博物馆,开展了一场别开生面的国防主题教育研学活动。作为"追寻周恩来的红色足迹"系列研学的重要一站,本次活动通过实物观摩、专家讲解、情景教学等形式,让青年学子深切感受周恩来精神崇高风范与人民兵工精神的时代共鸣。

在南京理工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讲师高翔的带领下,师生们沿着仿制改进自主创新的展陈脉络,系统了解了我国国防工业的发展历程。这辆59式坦克的改进型号,凝聚着南理工三代科研人员的心血。高翔指着一件展品介绍道,从周恩来总理亲自关怀国防工业建设,到如今我们实现关键技术的自主可控,这条奋斗之路正是对'自力更生、艰苦奋斗'精神的最好诠释。

图片2_副本.png

图片3_副本.png

兵器博物馆馆长姜慧敏馆长在中央大厅为师生们作了专题讲解。大厅两侧利剑出鞘和平鸽舞的意象组合,生动诠释了中国军工铸剑为犁的和平理念。姜馆长特别提到:周恩来总理曾多次强调,我们发展国防科技的根本目的是维护和平。这种理念至今仍指引着中国军工的发展方向。

图片4_副本.png

图片5_副本.png

这是'中国保尔'吴运铎同志使用过的绘图工具。南京理工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党委书记季卫兵在实境微党课上,通过一件件珍贵实物,深情讲述了以吴运铎、祝榆生为代表的人民兵工楷模故事。季卫兵指出:周恩来总理对国防科技工作者的关怀与人民兵工'国家利益高于一切'的核心价值观一脉相承,都体现了共产党人的初心使命。

图片6_副本.png

图片7_副本.png

在交流环节,东南大学学生代表感慨道:站在这些钢铁巨物面前,我仿佛看到了当年周恩来总理深夜批阅国防科技文件的背影,感受到了跨越时空的精神传承。南京大学学生代表分享了自己观点周恩来总理在国防科技领域的战略眼光,特别是'两弹一星'工程的决策,展现了卓越的政治智慧。

图片8_副本.png

季卫兵在总结时强调:这次研学活动实现了历史与现实、理论与实践的多维对话。希望同学们传承周恩来总理'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的志向,在建设科技强国的征程中贡献青春力量。

(文字:南京理工大学  赵乃雍 朱盈盈  

图片:南京理工大学  韩佳惠  

视频:南京理工大学  杨静溢 陈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