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所在位置: 淮安周恩来故里旅游景区 景区动态
AI探秘,感“恩”向未来——第三届“爱莲说”暑期研学活动在周恩来纪念馆成功举办
时间:2025-08-05  来源:淮安周恩来故里旅游景区网站 作者:  浏览次数:

1_副本.png

8月4日上午,周恩来纪念馆内荷风送爽、科技生辉。第三届“爱莲说”暑期学生研学活动以“AI探秘,感‘恩’向未来”为主题,为来自淮安市新安小学、淮安市周恩来红军小学、淮安市楚州实验小学的50余名学生及部分淮安区淮城街道留守儿童开启了一场融合人工智能与红色文化的沉浸式研学之旅。

莲池品经典

2_副本.jpg

3_副本.jpg

4_副本.jpg

5_副本.jpg

东湖畔,师生共赏亭亭风荷。淮安市实验小学孙老师给孩子们讲述了荷叶“中通外直”的自然特质与《爱莲说》中的“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的人文意境,让孩子们了解周恩来总理在复杂的环境中始终坚守初心,不被世俗的污浊所沾染,一心一意为国家和人民无私奉献。主馆广场前,孙老师领着学生们齐声诵读《爱莲说》,清澈童音在馆内回荡。师生们品味经典,在潜移默化中传承着伟人的崇高精神。

展馆溯初心

6_副本.jpg

7_副本.jpg

8_副本.jpg

9_副本.png

在讲解员高萱的引导下,学子们步入“人民总理周恩来”基本陈列厅。丰富史料鲜活呈现了周恩来总理波澜壮阔的一生和为民族无私奉献的伟大形象。孩子们深切感悟到伟人“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的宏伟志向,展览传递的科技强国理念,更与周总理当年的嘱托形成了跨越时空的强烈共鸣。

 机器狗表演

10_副本.jpg

灵活舞蹈的机器狗瞬间点燃全场学生热情,老师以此引入周恩来总理“关键在于实现科学技术现代化”的论断,架起历史与未来的桥梁。

编程初体验

11_副本.jpg

12_副本.jpg

学生们化身“小工程师”,通过平板电脑为机器狗编写动作指令,在实践中领悟程序控制的奥秘。“原来让机器狗听话这么有趣!”一位学生兴奋地说。

AI梦想家工坊

13_副本.jpg

14_副本.png

15_副本.png

16_副本.jpg

借助智能软件,将学生们未来职业梦想转化为可视化图像。当宇航员、科学家、艺术家的创意蓝图在屏幕上跃然而出,科技助力梦想的种子悄然萌芽。

科学巧实验

17_副本.jpg

18_副本.jpg

19_副本.jpg

20_副本.jpg

学生们利用荷叶根茎特性,亲手制作泡泡液并完成“荷叶花洒”实验。当晶莹的泡泡从翠绿的荷杆中轻盈飘出,课本中的“表面张力”知识化为触手可及的奇妙现象。

本次研学以感“恩”为魂,以荷花为媒,以科技为翼,是周恩来纪念地“系好人生第一扣”青少年主题思政课程的进一步创新与拓展,在孩子们心中厚植爱国主义情怀,坚定科技报国志向,让红色基因在科技创新的浪潮中焕发新生机,书写出“强国有我”的生动篇章。

下一步,周恩来纪念地将继续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思政课建设的重要指示精神,发挥红色纪念地资源禀赋,多元整合赋能,持续深化新时代思政教育改革创新,不断打造更加符合时代要求、更能贴近青少年实际、更多富有地域特色、更能展示发展成效的思政教育个性化课程,培养更多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四个自信”时代新人。(文/王健、张丹丹;摄像/王昊苏)